叶县明代县衙! |
|
作者: 出处: 更新时间: 2007年01月10日 |
叶县县衙始建于明洪武二年(公元 1369 年),是目前我国现存的古代衙署中惟一的明代县衙建筑。
http://218.28.75.52/lvyou/ly/xy.jpg
叶县明代县衙不但规模宏大,气势雄伟,而且还是一座五品县衙。根据我国古代的官制,知县一般为七品官衔,而叶县知县却为五品县令。按照明代体制,全国的属县分为上中下三等。叶县地域宽广,由汉代的叶县、昆阳、红阳、舞阳 4 县和犨县的部分组成,每年上缴税赋 10 万石以上;加之根据畿、望、紧、赤的条件,叶县地处南北交通要道,处于紧(交通要道)位置,故县令多由同知衔的五品官担任。
    因此,县衙的规格也比一般的要高。据省文物局专家论证,叶县县衙建筑群落布局合理、规模宏大,其建筑形式融南北之风格,对研究我国古代建筑的风格、流派特点及变化规律等都具有重要价值。叶县县衙修复工程于 1997 年 12 月 8 日 正式开工,至 1999 年 10 月 1 日 主体部分对外开放。 2001年 7 月,县委、县政府决定对县衙东、西副线上的建筑进行全面修复。经过一年多的紧张施工,目前修复工程已经结束。为完成县衙修复工程,县委、县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、物力;共拆除县衙周围 112 家住户的房间 310 间;拆除单位楼房建筑 5 幢;总拆迁面积近 7000 平方米 ;投入资金 640 万元。整个修复工作严格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,较好地保留了明清风格。修复后的县衙由大堂、二堂、三堂及所属的东西班房、六科房和东西厢房以及监狱、厨院、知县宅、西群房、虚受堂、思补斋、南北书屋、后花园、大仙祠等,共 41 个单元、 153 间房屋,是目前国内保存最完整的古代衙署。
    叶县县衙自 1999 年国庆节前对外开放以来,共接待中外游客 10 万余人,省、部级以上领导 30 多位。叶县明代县衙已经成为叶县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。为增加县衙文化的内涵,提高观赏价值,叶县又把文物库房搬迁到新落成的文物展厅内,从 1000 多件库存文物中选出 300 多件精品进行展览,其中有 70 多件文物为全国仅存的稀世珍宝。
(本文已被浏览 629 次)
|
|
|
|
| | | |
|